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审管办——审判执行工作的“警示灯”
  发布时间:2021-08-27 19:41:08 打印 字号: | |

审管办——审判执行工作的“警示灯”

2020年,开原市人民法院在“双激励”通报机制中全省110家基层法院排名第三,全市排名第一;审管办被省法院记“集体二等功”。

审管办全称审判管理办公室,是人民法院专事审判管理的综合审判业务部门,主要承担审判流程管理、司法统计、审判质效评估与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审判委员会日常事务、案件质量评查、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直播、信息化管理和司法调研等审判管理职责。

多年来,审管办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法院审判管理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法院加强审判管理1+7+6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开展“审判质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提升年活动,积极完成“双激励”通报机制,采取措施,完善制度,以有力的审判管理保障审判质效的提升。

审管办现有4名工作人员,近三年来共计系统结案审批21521件,审限管理和适用程序变更审批1904次,庭审评查200余次,案件质量评查597件,卷宗评查21000余册,负责审委会记录53次,制作《审判管理快报》、周报、简报等70余期(份)。


1
建章立制受推广

审管办始终坚持制度管理,近几年出台涉及审判管理的工作制度47项,确保审判管理工作的所有条线均有规可依,其中率先在全市基层法院实行审限管理双级审批机制、电子扫描卷宗成卷规范管理等,受到上级法院的好评,并随之推广。充分发挥院庭长对审判工作的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明确院庭长办理案件的方式、类型、数量,定期通报案件办理情况。

2
“四位一体”见成效

审管办在实施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中,通过不断摸索创新,形成了一套有成效的运行模式:健全内部办公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专业法官会议机制,积极推行专业化审判;健全审委会工作机制,推进审委会职能转型,充分发挥审委会对审判工作的宏观指导作用;建立院庭长办案的约谈通报机制。

3
盯紧目标促管理

 均衡化目标管理。科学设置每月办案基数,保障审判执行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合理管控目标结案率,每月下达全院、庭室目标结案率,实时监测、确保达标。

台账式审限监管。严格案件审限管理,通过设置管理专员、规范管理权限、落实审批制度、建立临近审限案件每周提醒、长期未结案件每月督办的台账式管理机制,实现网上监管、全程留痕,有效清理和管控长期未结诉讼案件。

精细化指标管理。突出问题导向,以发现数据问题倒查办案质量,提升办案质效。将审判执行重点关注指标细化至每个庭室、每个员额法官,制定并每月收集员额法官重点指标质效登记表。

4
组织培训提素质

审管办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培训,提升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辅助人员的业务素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高效运行。审管办共召开了11次审判质效交流会,对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辅助人员在文书上网、庭审直播、判后答疑、有效公开等方面进行重点培训。

5
加班加点不言苦

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和“执行会战”中,审管办全体人员和执行人员共同加班加点,奋战100天;在2020年的“双激励”通报机制中,为了提升各项指标,加班加点已成常态;在“冲刺60天,打好收官战”中更是始终奋战在审判第一线。

今后,审管办将继续发挥好审判质效“警示灯”的作用,立足岗位,积极作为,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前瞻性,提升审判管理水平,更精准服务院党组决策,服务执法办案中心工作,守护好审判质效的生命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开原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