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法官简介
法徽照耀下的青春——开原法院薛立春
  发布时间:2021-09-20 10:39:56 打印 字号: | |

薛立春,男,1987年2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法学专业,现任开原市执行指挥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

薛立春2014年通过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进入开原市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开原市人民法院庆云法庭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诉讼服务中心任副主任,执行指挥中心任副主任。2021年2月他成为一名员额法官,至2021年8月累计收案371件,结案366件,结案率98.65%。多年来,他严格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遵守法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人民法官头顶国徽,肩扛天平,绝不能在我们手中办一件错案。                                      

——谭彦

薛立春参加工作后直接到艰苦的派出法庭工作,一干就是5年,任劳任怨。这5年里,他做到了不查清案件事实不轻易下判、不找到纠纷根源不轻易调解、不化解矛盾不轻易结案。


2016年的一天,他收到了一个案子,是关于七个公司(其中有一家在澳门注册)在庆云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调解协议后,来法院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他翻阅关联案件卷宗、去工商局调取材料、与公证处沟通、查询澳门相关法律,并与申请人提交的证据仔细核查后发现:1、本案中申请人提交的手续存在瑕疵,法定代表人委托手续不全,该申请是否为申请人真实意思表示无法确定;2、各申请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属于关联公司。企业对外担保等重大公司行为缺少相关手续,程序上存在严重瑕疵;3、部分申请人存在不能履约情形,同时申请人提交的法律文书等证据存在因再审、抗诉等情况已被撤销。最后,裁定不予确认调解协议效力。如果不是他的仔细认真,甄别出这个“虚假”诉讼,那将给其他债权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一次温情的调解远胜过一份冰冷的判决。我们法官要努力把刚性的法律条文和人性化调解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黄志丽

亲和调解

他让法律有了温度

2019年9月他被调到诉讼服务中心工作,负责多元化解、繁简分流、74项质效考评等工作,其中74项质效考评2020年排名位列全国并列第3名,诉讼服务中心被省高院列为标志性诉讼服务中心。2020年,他诉前调解了2057件案件,辅助办案1000余件,搭建了多个多元化解工作室。他将人民调解平台及微法院等智能化平台推送给同事和当事人,并多次对大家进行培训。


在调解时,他释法析理,作精细剖析,将法院的生效判例和调解成功的一些案例进行举例说明,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并积极引导当事人转换角色、换位思考、权衡利弊,互谅互解。他的诚心、公心、热心、正直廉洁的人格魅力,往往能打动、感动当事人,从而促成调解,案结事了。

运用科技

他让公平不再迟到

2020年初疫情爆发,他用人民调解平台解决了多起民事纠纷,其中有两个离婚纠纷案件,当事人分别位于台湾和日本,传统的办案模式无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运用智能终端及手机APP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当事人的制约,台湾的林先生更是赞叹海峡对岸的科技水平已经完全超越了台湾。

休息时间

他撰文写稿做普法

在休息时间,他制作宣传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向上级部门汇报多篇关于诉讼服务创想构思方面的文章,得到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生命中最为可怕的,不是青春的流逝,比那更可怕的,是生命热情和诗意向往的流逝。

——邹碧华

2021年8月末,经院党组决定,他被调到执行指挥中心工作,负责执行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工作。经过2周的努力,已经完成了人员组织架构、事务模块责任认领、时间节点全面析分、整体运行的基础性文件支撑等工作,初步实现了"861+N模式"运行工作,即8项执行事务性集约分段模块,6项技术分析及服务模块,1个专职速执团队为核心的整体运行模式,创新的“10123”执行节点督促模式。整体提高了执行局案件质效情况,也让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的工作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案牍之劳形中独守高洁,在丝竹之乱耳中坚守内心,在法治建设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奋斗。

——滕启刚

“接下来,我将更加努力工作,向英模看齐,让公正、高效、便捷成为开原市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的代名词,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开原市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成为老百姓最认可的法院部门之一。”



 
来源:开原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开原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