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滕启刚精神时,我记住了一组数据:2009年,滕启刚收、结案219件,其中有210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扪心自问,自己与滕启刚的差距有多大?一些案子,是不是再多打个电话矛盾就能化解?是不是再多说几句问题就能解决?我时常提醒着自己,工作再细些,热情再高些,离滕启刚精神就更近一些。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群众维权意识也在逐步提升,但对相关法规的理解有时还不够深入,造成一些当事人因认识不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而感到“委屈”,对败诉结果不认可。刘善超说:“这时候,就需要多说一句话,多打一个电话,让当事人把这口气捋顺了,矛盾也就化解了。”作为一名法官,他懂滕启刚为什么案件调撤率能如此之高,在调解和平息纠纷过程中,花费的心思一点不比裁判少,甚至有些案件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谈起滕启刚,刘善超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
下班后,刘善超和同事们一起在食堂匆匆吃过几口饭,又都回到了办公室。
年底结案攻坚以来,民三庭全体同志上下一心,围绕“上台阶、创一流”目标定位,全力以赴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力争圆满完成全年审判任务。赵伟庭长带头办案,每周他都会打印一张民事部类收结案统计表,放在桌子上,重要的数据用记号笔标红,时刻做到心中有数。他对记者说:“滕启刚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法官的人民性。作为高院法官,更要用扎实办案、公正执法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为全省法院作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