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滕启刚精神在法院(5)︱以榜样示范 用典型引路
  发布时间:2021-12-14 14:41:39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弘扬英模精神,感受榜样力量。一段时间以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院党组部署,组织全市法院干警学习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原庭长滕启刚同志的楷模事迹。滕启刚同志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迅速在沈阳法院系统传开,在全市法院干警中引发强烈反响,汇聚起崇尚楷模、学习楷模、争当楷模的司法正能量!


观摩:录制现场感受楷模力量

 按照上级部署,沈阳中院精心组织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大东、高新法院共计20名员额法官,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大东、浑南、于洪法院共计20名法警,参加辽宁卫视《辽宁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时代楷模”滕启刚的感人故事》节目彩排、录制工作,并组织两级法院部分干警现场聆听楷模事迹、感受榜样力量。




学习:在楷模精神感召下汲取动力

为了更好地弘扬英模精神,沈阳中院以榜样示范、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和榜样作用,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学习滕启刚楷模精神的优秀法官代表,来自沈阳中院的马晨光——
朴实无华守初心
甘于奉献守天平


个人简介:

马晨光,男,197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五庭员额法官。曾连续7年被评为市法院办案能手,5次被评为市法院办案标兵,2020年度被省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并被评为百名办案能手。

在长期审判工作中,马晨光始终保持对法治的信仰和审判事业的热爱,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党绝对忠诚、勇于担当作为、践行司法为民、从严修身律己中守初心担使命,诠释着对审判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和精神追求。

一身法服,两代传承


在沈阳中院,提起马晨光,人们的印象是“言谈不多”“特别能奉献”。自2009年参加法院工作,马晨光先后在沈阳中院民一庭、民三庭、民五庭从事审判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判任务。十余年来,他带着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奔忙在每一个日夜星辰,勤勉敬业,向法而行。这一切,都源于他儿时对法官职业的憧憬与向往。

“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家里书柜里的法律书,尤其是一些案例集,从中学到很多法律知识……”马晨光的老家在黑龙江,父亲是当地县城法院的一名庭长。一身法服,两代传承。父亲耿直清廉的秉性和公正为民的品质,在马晨光幼小的心灵上刻下深深的烙印;“大檐帽”“蓝制服”,端坐法台,惩恶扬善,成为一名像父亲那样的法官成了儿时心中的梦想,并一直激励着他的成长。

马晨光的父亲退休早,没赶上法院换装,特意让他送自己一枚法徽珍藏。“我常看到父亲把法徽拿出来摸一摸,父亲对法院的感情很深。”在父亲的影响下,马晨光深切感受到了法袍加身的那份责任、使命和担当,也传承了体恤群众冷暖的为民情怀。

前不久,马晨光延伸审判职能,让一件棘手的案件变得充满暖意。原告李某因劳动争议状告某大型集团公司。此前,因李某常年反映问题与企业和有关部门关系很僵,无法办理退休手续。为了切实做到案结事了,能够让李某顺利办理退休手续、领取退休金,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升级,马晨光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耐心组织调解。结案后,马晨光考虑李某的实际困难,向领导汇报后,主动协调该企业和相关部门。最终,经过不懈努力,在结案后的一个月内帮助李某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保证其领取了退休金。李某原本冰冷的心被马晨光捂热,感受到了法中也有体恤与关爱,并给法院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父亲常说,老百姓打官司不容易,要多为他们考虑。”马晨光负责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中,有很多是历史遗留问题,力争能做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所以格外注重案件调解撤诉工作,2020年他的案件调撤达率到29%。父亲的教诲如同一本无字的书,总能给予他不竭的力量。


细密入微,攻克难案


庭审到裁判的每一个环节,马晨光都要求自己做到认真分析研究案件、审查证据、抓住矛盾焦点,能够从证据细节入手,突破关键。在民三庭工作期间,他接手了一件被两次发回重审的案件,正是基于细致入微的职业素养,在细微处发现线索,让“走投无路”的案件“起死回生”。

“我当时感到压力很大”。这起案件是张某与某房地产公司民间借贷案,两次被发回重审的原因都是被上级法院认为未查清企业内部情况。“如何查清企业情况?”成了马晨光亟需解决的紧要问题。他决定从案卷中的各个证据入手,从中发现线索,把事实查清。“我记得这个案件的证据材料很多且杂,审查起来确实挺麻烦……”马晨光回忆说。

该企业系家族企业,由兄弟二人掌控,其中一人长期海外定居,加上家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很多账目都未保存,若想查明企业成立之初的事实非常困难。但很快,马晨光在卷宗里发现了一张不易被发现的《退股说明书》,上面记载了一个陌生的人名。马晨光似乎看到了突破案件的曙光。经了解,该人系外地的知名企业家,在当地颇具影响力。马晨光决定,到外地找到这位已与该企业没有利害关系的企业家,也许能够查明相关情况。最终,这位企业家被马晨光执着敬业的精神所打动,答应接待沈阳中院一行办案人,并详细说明了企业成立之初的情况。凭着这份法院依职权调查的强有力证据,并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马晨光对这起案件依法作出了裁判。这份判决,涉案的多方当事人“心服口服”,也受到了上级法院表扬。

在民五庭工作期间,有一件竞业禁止的案件,在他细致审查下发现了破绽,依法纠正了一审判决,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多年来,马晨光养成了严谨的职业习惯,坚持庭前仔细阅卷,吃透案情;庭中,认真倾听、详尽提问;庭后,深入思考、发表意见。能够善于从细微处辨别真相,抽丝剥茧办成铁案,使得所经办的案件能够经受住实践和时间的考验。


光阴不轻,勤学善思


每天,马晨光加班后回到家中,再累也会坚持把当天的“学习强国”积分学满,目前学习成绩全庭第一。“他特别珍惜时间,热爱学习,尤其是政治理论、法律理论和新规等方面的知识。”马晨光读书多、爱写作是同事们公认的。他认为,通过对法律理论的学习,是提升审判业务能力的一个有效阶梯。

在实践基础上,他几乎每年都能撰写出高质量调研文章。撰写的《民事诉讼伪证问题之管见》在辽宁政法理论年会第六届年会被评为三等奖,撰写的《关于处理合同盖章效力争议之分歧》在《华人时刊》发表。自2013年以来,他一直参加编撰《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裁判要旨汇览》,该书现已经出版共12册。在辽宁省法学研究会发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司法实践思考》获一等奖,参与人民法院出版社编著中国审判指导案例精选与参考丛书《侵权责任纠纷案例精选与参与适用》,结合自身体会撰写有关推广“枫桥经验”文章《谈学习枫桥经验促进法院建设》,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法学会组织的东北法治论坛主体征文中,撰写的《竞业限制审判实践初议》获得二等奖,在全国中文工业经济类核心期刊发表《企业调岗降薪审判实务思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期坚持学习的效果终会体现在工作实效上。在服务营商环境工作中,他在庭长带领下,与同事们深入多家商会和企业,讲授劳动法规和案例,深受企业职工的好评,并多次为基层法院授课,传授自己的审判经验、审判技巧,提高基层法官的业务能力、统一裁判尺度。他还结合司法实践,总结了提高工作效率的经验,“统筹安排、先易后难、提速流程、化简克难”加上辛苦付出,做到了快审快结,不留积案。他所审理的每一件案件都在保证办案质量的情况下大大缩短案件审理期限。无论在哪个庭室办案数量均名列前茅。在2019年办案数量达到了360件,在2020年度结案411件,办案数再创新高。

勤学苦练,不断进取。在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同时,提高办案效率也是马晨光一致所努力追求的。他从来到沈阳中院第一天起,他就全身心投入审判工作当中,在担任法官助理期间积极完成审判员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每天加班,周六周日节假日不休息,担任助理的前六个月就协助法官审理案件200件。2020年,他的加班天数超过了全年休息日及法定假日三分之二以上,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出斐然的成绩,真正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采访中,马晨光说,在学习滕启刚楷模精神后,特别欣赏他的一句话“法官办理的一个案子,也许就是当事人的一生”,所以要时刻把公正司法装在心中,还要像滕启刚庭长一样,在判决书中不仅要讲法理,还要讲情理……




 
来源: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开原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