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啦
是呀,这标志着家庭教育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啦
那什么是家庭教育?谁来教?教谁?教什么?怎么教?教不好怎么办?
误区一
错。家庭教育重在“育”,是指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
误区二
误区三
误区四
误区五
错。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习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包括六大教育:家国教育,道德法治教育,成才教育,健康教育,自护教育,劳动教育。
误区六
错。要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来开展家庭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要加强亲子陪伴、父母共同参与、寓教于日常、言传加身教、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平等交流、相互促进等。
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误区七
错。村委会、居委会、社区,中小学、幼儿园、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妇联、地方政府确定的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等,都会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积极参加学习。
误区八
错。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可以依法委托他人代为照护未成年人,应当与被委托人、未成年人保持联系,定期了解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状况,与被委托人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误区九
离婚后不跟孩子一起生活,不再负家庭教育责任。
错。未成年人父母分居或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阻碍另一方实施家庭教育。
误区十
孩子犯事有“公检法”管着,自己就不用负家庭教育责任了。
错。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实施犯罪行为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来源:东营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