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基层治理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党的执政能力的“最近一公里”。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以来,铁岭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切入点,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通过构建一网多能、三级联动、五治融合的治理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强组织党建引领
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
5月初,铁岭县腰堡镇范家屯村党支部书记孙东甫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向参会党员强调了三件事儿:一是全员核酸检测的事要做好组织工作,不能漏一户,落一人;二是村里开春补植的3万株花草要做好护绿,三是想办法把妇女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好垃圾减量分类。三件事,件件与百姓生活相关,会后所有党员撒下去,开始一一落实。
铁岭县凡河新区莲花湖街道水木华园社区的老年活动室特别受欢迎,社区书记孙守超却有个隐忧:“楼下没有停车位,随意停着的机动车把上社区来的大爷大妈刮碰着可咋办?”关键时刻,孙守超以社区“大党委”的名义找到了包扶单位铁岭县交通运输局。县交通运输局通过调研后,觉得这个事具有普遍性,在整个凡河新区各小区的人行道上都因地制宜地规划了停车位。因为党组织的协调推进,一个小区的个体问题升级为破解区域治理难题的良机。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一些看起来千头万绪的事情,因为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全过程各方面,迅速落实为每一名基层党员的具体行动,成为提升广大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密码’”,铁岭县委书记张洪泉是这样总结党建引领的。
面临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个重大课题,铁岭县的回答十分具体。
首先是坚持顶层设计,高位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及相关副县级领导同志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关于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信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驻“信访超市”工作方案》《网格化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层治理的路线图。
然后是坚持协同作战,合力推进。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建立基层党组织网格化工作体系,突出党组织引领功能。政法委负责基层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宣传部将文明实践与社会治理、创城工作有机结合,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纪委监委监督执纪问责,强化纪律保障。各单位按照任务分工,密切协作,形成了工作合力。
住宅小区是城市的基层细胞,也是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社区网格设置,铁岭县打破过去楼长、单元长的设置,按照50户左右的标准,重新设置网格1255个。实行网格员AB岗模式,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常态化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每个网格的A岗网格员,由社区工作者、业主志愿者、物业人员和在本社区居住的市县机关干部担任。B岗网格员,由包保社区的市县两级机关干部担任。截至目前,全县A岗网格员818人,匹配率达到95.4%;B岗网格员800人,其中市级包保单位配备了171人,匹配率达到93.3%。此外还建立了网格员包户、在职党员进社区、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三本台账,同步组建了三级微信联络群。
——筑体系全网覆盖
让资源和力量在基层集聚
铁岭县蔡牛镇南长村第三网格的网格员王凤芝和五级中心户杨丽在对村里各户走访时发现,有村民把牛粪堆放在自家大门的西侧,夏天蚊虫多、异味大,对左邻右舍造成严重影响。王凤芝和杨丽几次登门,和村民唠家常,讲道理,看二人如此热心,该村民红着脸拉走了牛粪。
事情迅速解决的背后是铁岭县着力推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智慧化治理工作中,在运行铁岭市综治信息平台基础上,铁岭县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今日铁岭县”APP作用,增设“社会治理”板块,群众可随时通过手机上传反映问题,并对案件办理进度进行15日、7日和3日倒计时提醒,督促责任单位按期办结。截至目前,全县基层社会治理网格管理平台实现16个乡镇(街道)全覆盖,注册基层网格员3734名、乡镇管理员256名、县直办事单位43家。通过网格化管理,各种资源和力量在基层集聚,基层上报事件2306件,解决事件2303件,解决率99.86%。
![动态黑色音符](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506/3011506.jpg?imgid=3011506)
来源:铁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