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务公开 > 诉讼指南
法信伴你过大年之聚会饮酒有风险
  发布时间:2023-01-26 15:21:41 打印 字号: | |


饮酒有量         

      劝酒有度

新春佳节,和亲友们

欢聚一堂、把酒言欢,乃人生至乐

但举杯畅饮的同时莫忘“饮酒有量,劝酒有度”,

近年来,因劝酒、拼酒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

“劝酒者担责”“同饮者赔偿”的判决层出不穷。

醉酒后发生意外很可能非醉者一人之责,

快随小编一起看看

“酒友”在此类纠纷中有哪些应尽的义务



共饮者担责

同饮者是否承担责任,要看其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一般来说,以下四种行为需要承担责任:

1. 强迫性饮酒

2.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任劝其饮酒

3. 在明知对方醉酒的情况下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

4. 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十三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信小编提醒】

小酌怡情,过量伤身,聚会饮酒量力而行即可。同时呼吁大家文明饮酒,摒弃斗酒、强行劝酒的陋习。作为同饮者、餐馆经营者,应尽到提醒他人的义务,避免悲剧的发生。




关爱成长,少年勿饮



竹里院子是一个现代村落,每家每户的院落式设计使得整个村颇有一种江南水墨质感。房间外的绿植以竹子为主,房间内也都采用全竹家具,抬头远眺,竹林摇曳,绿意如歌。

为了关爱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如果经营者违反规定,则将承担行政处罚的不利后果。同时倡导家庭、学校要积极引导,防止未成年人酗酒。



相关法条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十一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以及赌博、吸毒、卖淫等行为。
第三十七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第六十七条 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志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法信小编提醒】

酒精的刺激会对大脑和肝脏造成损伤,对于身体机能发育不全的未成年人尤为严重,积极引导未成年人远离烟酒,也是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题中应有之义。




酒后莫驾车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后驾驶事故多。你知道关于酒驾的常见误区么?

1.酒后骑摩托车不属于酒驾?

错。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都属于机动车,酒后驾驶摩托车肯定属于酒驾,同样要受到相应处罚。

2.酒后挪车不算酒驾?

错。汽车发动并发生移动,喝酒后的驾驶员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也就是说,只要你的车动了,不管速度快慢、距离多少都算酒驾。

3.小区内饮酒驾驶不属于酒驾?

错。在小区等地点饮酒驾驶,如果经过测验调查后达到酒驾或醉驾标准,交警也会按相关法规条例统一处理。

4.食用保健品、食品等引起的体内酒精超标不算酒驾?

错。不论人体是否以饮酒形式摄入酒精,只要影响驾驶安全产生危险,就构成了危险驾驶犯罪。所以,用补品、药品、保健液等引起的体内酒精超标也算酒驾。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法信小编提醒】

在春节期间的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时,请务必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切莫抱有侥幸心理,以免铸成大错。




来源:法信


 
责任编辑:开原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