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务公开 > 诉讼指南
讲述|这个案子不能一判了之!
  发布时间:2024-03-29 15:38:41 打印 字号: | |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类似文学作品《活着》中“福贵式”的人物,有着福贵般的坎坷,遭受着福贵般的磨难,所幸生活在不同的年代,让他得以拥有了与福贵相似却不相同的人生......


案结事了,从来就不是一判了之


“法官,这个案子我们不调解了,你尽快给我们判了吧!”
这是这个月我协助焦法官处理的第15起交通事故案件的当事人,我们且叫他“老徐”吧。
“老徐,你不要着急,你的心情我们理解,你这个案子想出判决还不简单,可拿到判决书也并不意味着你就能顺利拿到赔偿啊。”
一纸判决容易,案结事了又谈何容易。
时间回到2021年10月的一个清晨,被告人张某驾驶无号牌电动三轮车接老徐的妻子李某到其承包地中采收生姜。途中,因张某驾驶不当,造成李某从车厢跌落构成重伤一级的单方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负事故全部责任。事发后,李某被送至医院救治,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以及数次脑部手术后,李某出院回家。出院后的李某一直靠吸氧机、喂食流食维持生命,事故发生一年后,李某去世。
公安机关随即启动刑事侦查程序,但因老徐已为李某办理了丧葬事宜,李某尸体被火化,无法进行尸检,阻断了死亡的因果关系查证,因证据不足,公诉机关只能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也就意味着无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但老徐一家可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被告张某赔偿老徐一家因本次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老徐一家遂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130余万元的赔偿款。检察机关经与法院沟通后,就本案出具[2024]1号支持起诉书,对该案支持民事起诉。
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后,我们了解到,被告张某经济状况一般,事故车辆亦未购买保险,无力承担全部赔偿。若一判了之,本案虽能及时结案,但老徐的判决很可能就变成了一纸空文,还有可能引发信访,滋生新的社会矛盾。于是,我们确定了以调解为主的解决方案,经过多次调解,案件渐成和解之势,怎料老徐却突然打来了电话,反悔了......

发现案情背后的隐情


老徐反悔了,做了很多天调解工作的我们也很失落,电脑里的判决书早已写好,但迟迟没有签发,我们都想再等一等,或许,事情还会有转机。
为了找出案件背后的隐情,我们再次走访了原、被告双方所在的村庄,找乡亲们了解情况,并再次找到了老徐的女儿。
“这个案子的情况我们多次沟通过,你也知道,判决绝对不是最佳选择啊。”
“可是......可是我们想快点进入执行,早点拿到钱......”老徐的女儿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被告的家庭条件你们不是不知道,进入执行程序又能拿到多少钱?你们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
听到这句话后,老徐的女儿才从屋里拿出一张检验报告,并跟我们说起老徐的“故事”。
2020年,老徐的儿子务工时因意外离世,老两口将赔偿款全部给了儿媳和两个年幼的孙子,没过多久,儿媳领着孙子离开了这个家。儿子去世后仅仅一年的时间,老徐的妻子又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老徐还没能从悲痛中缓过神儿来,自己又被查出患有食道癌。难怪老徐着急拿到判决结果,对他来说,他害怕自己时日不多,不能为已故的老伴儿讨到说法,不能让肇事者得到该有的惩罚。对老徐的女儿而言,这是她爹的“救命钱”啊!

府院联动,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了解到老徐的情况后,我们决定主动对接检察院相关职能部门、民政局救助部门一起对老徐的情况进行会商,看能不能为这位患癌病人解决后顾之忧。幸运的是,结果很顺利,民政局当即表示,老徐的情况基本符合低保的办理条件,将特事特办,尽快为老徐办理低保保障,争取让他下个月就能享受低保待遇。
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徐后,对他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进一步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坚定了调解的信心。死者长已矣,但凡有一丝希望也要积极治疗,好好活着,才是对死去的老伴儿最大的告慰。在众人一次次的开导下,老徐重拾对生活的希望,也向我们表达了想要再次调解的意愿。
3月的早上,办公室还有些许微凉,但外面却早已春意盎然。
“走!我们再去试试!”
在多方了解确认被告张某的家庭情况后,我们及时转变调解思路,通过多种途径联系上被告在外务工的儿子,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做工作,最终被告的儿子愿意同母亲一起尽自己所能分期分批赔偿老徐15万元,双方最终达成调解,本案得已圆满解决。

办案手记

始于办案,又不止于办案

讲述人:程玉强
沂水法院沂城法庭四级法官助理

从卷宗上看,这是一件多么普通的案件,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又怎知个中曲折。老徐作为一个“福贵式”的人物,经受了生活中一次次的不幸,又感受了国家、法律对他一步步的“救赎”。终于,故事的最后,“福贵”不再是孑然一身,也不再是单纯地“活着”,而是“老有所依”的活着,心有希望的活着。
“小案”里也有大作为,“小案”中亦有大情怀。在一个个“小案”中,让我对“如我在诉,情同我心”有了更加具象的认识。我们在审判案件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案件的审判,我们在被琐事“烦扰”的同时,也在琐事中被治愈。虽平凡,亦担当。或许,这就是基层法官的魅力所在吧。

来源:沂水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开原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