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一次“失败”调解的“峰回路转”
  发布时间:2024-04-14 15:46:18 打印 字号: | |



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 张伟扬


老张和老秦是几十年的友邻。2010年,老张因急缺资金向老秦借款18万元,并出具借条,对其中的10万元借款承诺两分息。然而老张的事业并未因为这笔雪中送炭的款项获得转机,囊中羞涩的他只能在逢年过节时挤出几百块钱转给老秦,老秦对此也未曾计较。可天有不测风云,2022年的一场重病耗尽了老秦的积蓄,迫于生计的他在沟通未果后,向法院起诉要求老张连本带息偿清借款,而截至起诉时的本息已累计至40万元。


“这案子的本金不高,主要矛盾还是在利息上,两人是同乡,可以打打感情牌……”张伟扬先是给老张打去电话。起初的沟通很是顺利,老张不仅承认了借款事实,还很痛快地答应在半年内还清本金,可一谈到利息,老张就支支吾吾起来……


“如果您愿意调解,就跟我交个底,金额上我来协调。如果不成,您得提供还款的证据。”张伟扬一边向老张释明,一边探出了老张的底价24万元。


老秦手持借条,在证据上占优,恐怕不会轻易让步,张伟扬一个转念,想从老张的履行能力入手劝劝老秦:“秦老爷子,即便判您胜诉,但考虑到老张的岁数和收入情况,最终无法履行到位的可能性很大,倒不如您对先前的本息作出一些让步,之后的利息照算,这样既不把他逼得太紧,保留后续利息也不会让您吃亏。”


“我当初好心帮他,他却还讨价还价,我最多让2万元,他不同意的话就判吧!”察觉到老秦在气头上,张伟扬不便再劝。


开庭那天,张伟扬先是见到了满面愁容的老张。老张苦笑道:“小张法官,我接触过的人很多,那天在电话中听出你是真心帮我的,这些天来,我也筹了点钱,可以还到28万元。”


老秦这时刚好到场,说道:“法官同志,我这段时间好好想了想,觉得你那天的话有道理。其实住院时,老张有来探望我的,这样吧,我愿意将前期的本息让步到30万,剩下的利息在一年后还清就行。”


闻听此言的张伟扬连忙望向老张,可看到的只有老张眉宇间的一个“川”字。


“唉,还是不行吗?就差这2万元了!”此刻张伟扬的心里虽已有了答案,但还是不死心地劝说老张再筹一筹,可老张听后把头埋得更深了。


掂量着审限,张伟扬在宣判前再次拨打了老张的电话,这回是老张率先开口:“小张法官,这案子你费心了,可我实在筹不到更多,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们该判就判吧!”


上一回是火气未消的老秦要求判,这一回换成了无可奈何的老张要求判。张伟扬内心有些五味杂陈。


没有意外,老张在几天后收到了败诉的判决结果。可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判决后的某一天,张伟扬久违的接到了老张的电话。


“小张法官,我和老秦达成执行和解了,他同意不按照判决,而是以你当时沟通的方案来执行,虽然一时半会儿还不清,但压力减轻了很多,真是要感谢你!”即便隔着电话线,张伟扬也能感受到对面的喜悦。


“那可太好了!”这一回,放下听筒的张伟扬如释重负。从阴云密布到狂风骤雨,再到雨过天晴,此案的起起伏伏与最终的峰回路转令张伟扬由衷赞叹:“调解真好。”


从结案方式上看,这次调解无疑是失败的,可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能够令一场原本剪不断、理还乱的陈年纠纷回归到良性解决的正轨,远比促成调解本身更有意义。


来源:人民法院报


 
责任编辑:开原市人民法院